游客
题文

从南京的“桥粘粘”到上海的“桥塞塞”,再到昆明的“桥垮垮”,在2010年元旦前后近一个月内,一些地方“问题桥”事件频发。这些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既有国家安全监管力度不够的原因,更有生产企业自身急功近利利等原因。这表明(  )  

A.必须重视内因作用,也要重视外因作用
B.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
C.客观符合主观,会给实际工作造成极大的危害性
D.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同,其联系的状态也不同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切真理只有经历下面三个阶段才会被人接受:第一阶段,觉得可笑而不加理会;第二阶段,视为邪说而强烈抗拒;第三阶段,未加思索而欣然接受。材料说明

A.认识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B.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C.一切真理都是终极真理
D.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网友纷纷引用泰戈尔的诗映射当今的雾霆天气一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大街上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网友如此吐槽折射出人类活动没有正确处理好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为事物与自在事物的关系
C.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D.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从苏东坡的“把酒问月”到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目的性计划性

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上,正确的表述是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有时物质决定意识,有时意识决定物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的这句名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 B.认识具有无限性
C.认识的发展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D.意识是客观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