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麦哥本哈根地理位置简图(图6)。
材料二:2007年全球CO2排放总量排行前10位的国家及其人口总数(表3)。

国家
CO2排放总量
(单位:亿吨)
人口总数
(单位:万人)
美国
28
30071
中国
27
132256
俄罗斯
6.61
14289
印度
5.83
109535
日本
4
12762
德国
3.56
8245
澳大利亚
2.26
1973
南非
2.22
4276
英国
2.12
6060
韩国
1.85
4828


图6                                                                   表3
材料三: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7)。

(1)据材料二、三分析,近百年来世界气温变化特点及CO2主要来源。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简述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3)2009年12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原则和    ▲   原则。
材料四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使用“石油”的记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石漆,高奴县石脂水,其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极迅;燃灯,极明。”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鄜、延境内(今陕西)有石油,……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
(4)根据材料四,指出石油在唐宋时期已经有哪些应用?(3分)
材料五 新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图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材料六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

(6)根据材料六,简要说明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中后期,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分别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7)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七:在这个世界上,就连最为人迹罕至的地方,也都“烙刻”上了人类的痕迹。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位于北纬35°到42°之间,夏威夷群岛的东北方向,距离加利福尼亚沿海1000英里的位置,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第八大陆”,应该叫做“太平洋垃圾涡旋”,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已蔓延到14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聚集了超过700万吨的垃圾。在这个垃圾“联合国”里,有来自美国的球鞋、中国的塑料袋、日本的渔网碎片、加拿大的集装箱外壳……
材料八:2009年12月7-18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全球减排协议。中国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8)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材料七、八的人类活动。
(9)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八,指出我们对发展方式的选择,说明中国实现单位GDP碳排放目标的对策。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极地投影图,图中ACB线是晨昏线,其中AC段是晨线,C点的纬度数值是66°34ˊ,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此图表示的是以 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图中乙点的地理坐标是
(3)如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4)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当日 时;
(5)图示季节,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图示日期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

我国华北地区某学校操场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请回答:
(1)一年中正午杆影始终指向当地的______方向。当一年中正午杆影最短时,杆影一天中的方向变化规律是:,杆影长短变化规律是:
(2)将旗杆顶端的影子移动轨迹画在下图中。(A为旗杆的地面位置)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图为某地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视运动图,该地的纬度为:
(2)根据图推算该地夏至日的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日落:

下图(西半球)为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α=75.5°,斜线为晨昏线一部分,且北京昼长夜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据此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地方时是______,北京时间(东八区)是______。
(2)这一天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且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在逐日____(增加、减小)。
(3)这一天北极圈上的昼长是______小时。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重要铁路于1997年建成,它是___________铁路。近年来该地区还修建了高标准公路干线,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区交通线建设必须克服哪些困难?
(2)图中A区域是_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该地区与海南岛相比,种植天然橡胶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B是___________水电站,建在_________江上。从气候、地势两方面说明图示区域西部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B电站向东部地区输电的主要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减少输电损失,应采用______________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