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0是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某地区进行考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的土地资源分布进行分层处理的结果,读图完成17-18题。研究发现该地区可开垦的滩涂资源范围是
对该地区土地资源分布的图像进行分层处理时,需运用的技术是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雷达 |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完成3~4题。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那么下列洋流中属于图示大洋环流的是()
A.墨西哥湾暖流 |
B.加利福尼亚寒流 |
C.东澳大利亚暖流 |
D.西澳大利亚寒流 |
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A.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
B.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
D.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
图中的实线和虚线分别示意某日晨线、昏线与M纬线相交点的时间变化情况。P、Q为M纬线上的两点,其经度差为90°。读图,完成1~2题。该日Q地日出的当地时间为
A.3时 | B.6时 | C.9时 | D.11时 |
P地可能位于
A.北美洲 | B.南美洲 | C.欧洲 | D.非洲 |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于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洲。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完成1-3题。
1.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 | 原料地 | B. | 消费市场 | C. | 劳动力价格 | D. | 交通运输 |
2.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 | 接近原料产地 | B. | 接近消费市场 | C. | 利用廉价劳动 | D. | 方便产品运输 |
3.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A. | 原料生产环节 | B. | 加工环节 | C. | 运输环节 | D. | 销售环节 |
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下题。
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 | 东北风 | B. | 东南风 | C. | 西北风 | D. | 西南风 |
2.与①地相比,②地()
A. | 气温年较差较小 | B. |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
C. | 昼长年变化较小 | D. | 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
3.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 | 1月 | B. | 2月 | C. | 7月 | D. | 8月 |
塔里木盆地从边缘向中心的景观变化规律是
A.砾石戈壁→绿洲→沙漠→高山 |
B.高山→砾石戈壁→绿洲→沙漠 |
C.绿洲→沙漠→高山→砾石戈壁 |
D.沙漠→戈壁→绿洲→高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