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Ba(OH)2和NaHCO3两溶液 |
B.用硫酸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
C.除去KCl中混有的BaCl2,可用Na2CO3溶液、盐酸 |
D.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用如图装置可制得乙酸丁酯 |
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A.某物质在固态时能导电,可确认该物质是金属单质 |
B.一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显示不同价态,但一定是该元素的相邻价态 |
C.氧化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 |
D.有的无机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中的任何一种反应 |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与SO42-无关,进行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硫酸钠溶液没有颜色 |
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 |
C.加水稀释硫酸铜溶液,溶液蓝色变浅 |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 |
将2.3g钠放入97.7g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气体含有0.1mol的电子 | B.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NA |
C.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等于4% | D.产生气体的体积为1.12L |
某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生成NO2和O2的分子数之比为 4:1。在加热分解过程中,该金属元素
A.无法确定 | B.化合价不变 | C.化合价升高 | D.化合价降低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中:CaCO3 + 2H+ = Ca2+ + CO2↑ + H2O |
B.氯化镁溶液和氨水混合:Mg2+ + 2OH- = Mg(OH)2 |
C.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 = Fe2++H2↑ |
D.铝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Al +3Ag+ = Al3+ +3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