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其中有一句说道:“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能够充分体现哲学思想上述作用的典型事件是
①百家争鸣催生了新的封建制度
②文艺复兴运动开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③启蒙运动迎来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哲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
A.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 |
B.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
C.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
D.通过对社会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
孔子关于“民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论述
①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②肯定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④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