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生态学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假如捕食者体型比被捕食者小,则生物的能量关系肯定会构成倒金字塔形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之后,仍可能从分解者身体再流向消费者体内
C.两个无人为干扰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能量输入和输出的比值越大,分解者的数量越少
D.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吊针(静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下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一方面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以促进相关激素分泌;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促进激素C、D的分泌
B.当血液中激素B浓度较高时,可以反过来对垂体和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
C.寒冷环境下,激素B、C 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以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减少
D.激素B的靶细胞几乎为全身的细胞

酒后驾驶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现在国家已经加大力度进行整治。如图是对测试者酒后进行简单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度)和血液中乙醇浓度的测试结果。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乙醇浓度与简单反应时的关系,可判断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
B.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是条件反射,其反射中枢是脊髓
C.已知乙醇能通过加强某种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可判断乙醇作用于突触
D.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而干扰测试结果

恒温动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个人从30℃室外进入0℃冷库中,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30℃进入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是非条件反射现象
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觉形成在大脑皮层
C.从30℃进入0℃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代谢加快,抗利尿激素也增加
D.同30℃的环境相比,处于0℃的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C.人在水中“憋气”一段时间出来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