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2分)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2009年5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我国大陆蔓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甲流”的防控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继续做好应急响应的各项工作;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秋冬季节“甲流”防控工作;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甲流”防控;卫生部要求各级防疫部门严格落实防疫法的规定并提出“甲流”诊疗指导方案;公安部要求做好“甲流”防控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国家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疫苗研究、试验和接种工作。
材料二 2009年9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研究部署秋冬季节“甲流”防控工作的常务会议上指出:下一阶段要在各地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预防措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时期、重点地区(场所)、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
材料三 在“甲流”防控和诊疗过程中,中医药显示出了独特的作用。国内权威医疗部门推出了“甲流”诊疗方案,其中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案最受瞩目;北京市储备200万份抗“甲流”的中药;石家庄市推行“中医药方剂——嘲莲抗感汤”进校园,用于防控“甲流”。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推动“甲流”防控工作的。(6分)
(2)运用经济常识中“三大产业”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6分)
(3)材料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8分)
(4)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政府在防控“甲流”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12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这种思维方法蕴含的哲学智慧有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预见性②凡事从坏处准备必然能收获好的结果
③创造条件促使矛盾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变④把握事物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发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当前,中国梦已成为时代高昂的旋律,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宣言。中国梦的提出,要求我们把眼光放远,把奋斗的激情、创业的热情凝聚起来,以强大的合力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可见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C.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D.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体内平衡法则是指生物体能够调控自身内部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类躯体自动保持体内各种稳态的能力。然而,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易引发人体内能量、营养素、激素、微生态等方面的生化失衡,破坏原有稳态。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联系比自在事物联系更具有破坏性
②外部因素能引起事物内部联系的改变,影响事物性质或状态
③人类在调控体内平衡方面并不比其他生物体具有更多主动性
④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联系是维系人体原有稳态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国家广电总局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的国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1档,而全国卫视的歌唱类节目最多保留4档。这说明广电总局
①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引进管理②研发原创节目,优化节目结构
③抵制过度娱乐,防止雷同浪费④提高节目质量,适当借鉴国外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为了整合我国海洋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率,国务院重组国家海洋局。将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国家海洋局整合的意义
①提高执政能力,降低管理成本 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政府
③优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推动了政府把管理职能转化为服务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