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
(图16)
材料二 经专家对植被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4类:①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杨树、刺槐等;②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沙棘等;④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摘自:科学时报2007—06—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⑵新城位于图中A、B、C的 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甲乙两居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⑶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选用杨树、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意义。
下图是我国北纬30度附近两个省会城市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第下列题。甲图所在地区()
A.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 B.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稳定 |
C.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为积温高 | D.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
造成甲、乙两地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 | 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 |
C.纬度位置变化造成的 | 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 |
读下图“我国西南某地形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地理事物()
A.河流形成在断层后 |
B.河岸①堆积为主 |
C.城镇的分布主要受气候的影响 |
D.河流两岸平原属于三角洲平原 |
珍贵的金元素主要分布地下深处,有人在当地河流沉积物中发现了富含金元素的沙金矿石。沙金矿石出现的沉积物中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风化侵蚀—岩浆活动—搬运沉积—地壳抬升 |
B.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
C.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岩浆活动 |
D.岩浆活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搬运沉积 |
2010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继而弥漫到欧洲大部分地区,给航空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A.7 a | B.3 b | C.2 c | D.1 d |
冰岛火山灰弥漫到欧洲大陆,致使欧洲航空业蒙受巨大损失。其主要动力来自()
A.西风 | B.北大西洋暖流 | C.极地东风 | D.东北信风 |
下图为某河流示意图,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1月和7月的河面宽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该河及其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循环1月比7月活跃 | B.1月河流输沙量少于7月 |
C.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 D.流域内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
甲、乙、丙、丁四处河床,坡度最缓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立交桥下、低洼地区往往积水成灾,出现交通中断,甚至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现象,影响城市正常运转。读图7“某城区降雨径流与不透水面积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城区()
A.降雨量相同,不透水面积越大,径流量越小 |
B.径流量相同,不透水面积越大,降水量越大 |
C.不透水面积越大,单位降水量产生径流越大 |
D.降雨量越大,不同透水面积产生径流的差值越小 |
为降低城市暴雨带来的损失,城市施工建设应采用的措施()
①增强预报、预警②扩大绿地面积③完善蓄水,排水系统
④改进路面材料透水性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