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
(图16)
材料二 经专家对植被综合研究,将造林树种分为4类:①高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杨树、刺槐等;②高耗水低水分利用率抗旱性很强的树种,如柠条等;③低耗水高水分利用率,如沙棘等;④低耗水低水分利用率,如油松、侧柏、狼牙刺等。(摘自:科学时报2007—06—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所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影响其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⑵新城位于图中A、B、C的 处,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甲乙两居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⑶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选用杨树、柠条作为绿化树种,试评价其生态意义。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区域内主要分布的人种是()
A.黄种人 | B.混血种人 | C.黑种人 | D.白种人 |
图示区域内,在世界上占有最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是()
A.天然气 | B.煤 | C.有色金属 | D.石油 |
中国天气网2013年6月30日电:受强降雨影响,昨日19日10分,G213四川汶川县雁门乡索桥村境内路段发生山体滑坡,交通中断,造成塌方处车辆滞留约8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地。对此次暴雨过程的成因最可能的是
A.地形雨 | B.台风雨 | C.锋面雨 | D.对流雨 |
该地区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对于地震与暴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暴雨的损害一定比地震小 |
B.暴雨洪涝可能诱发地震 |
C.都对泥石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
D.地震的分布有规律性,暴雨的形成没有规律可循 |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多:①旱涝;②盐渍化;③暴雨;④地震;⑤滑坡;⑥干旱;⑦风沙;⑧泥石流;⑨低温冷害;⑩冰雪灾害。读图回答下列各地。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东部季风区以哪种灾害组合为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④⑥ | D.④⑤⑧ |
从主导性灾害组合类型看,我国西南地区以哪种灾害组合为主
A.①⑤⑧ | B.④⑤⑧ | C.⑤⑧⑨ | D.③⑨⑩ |
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地。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 B.③④ | C.③⑤ | D.⑤⑥ |
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
图中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读图回答下列各地。
河段 |
① |
② |
③ |
④ |
平均坡度 |
0.085 |
0.125 |
0.045 |
0.002 |
落差是指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①②③④河段开发的重点是( )
A.①—水产养殖 | B.②—水土保持 |
C.③—内河航运 | D.④—梯级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