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经济思想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太史公司马迁所撰的《史记.货殖列传》中就记载了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货殖专家范蠡的一系列经济思想,如:“夫粜(卖出谷物),二十(指价格)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上述材料中蕴含的经济常识的道理有
①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②价格手段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 ④价格涨跌是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的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光线也能扭曲物质。在一片漆黑的实验室中,科学家将纳米粒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带状,纳米粒子带最初是扁平的,但在光线照射下,它们最终发生扭曲,呈现螺旋形状。上述事实主要说明了( )
| A.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有效活动 |
| B.正确的意识能改变物质的原有结构 |
| C.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 D.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
研究发现,一个人头部面部特征的年龄变化受到人体内在变化规律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指标是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的,比如男性头发和鼻子。容貌的这种特点给大年龄跨度的人脸识别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这说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限制容貌变化的不利影响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创新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我国古代《易经》最先提出“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认为它们就是构成现实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还以五者的相生相克来解释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这种观点()
| A.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 B.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
|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
19世纪欧洲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等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创立了一种崭新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 B.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
| C.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 D.实现了阶级基础与自然科学基础的统一 |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