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两会的“时代热词”有尊严、社会财富“蛋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同票同权、网络监督等等。这些“时代热词”连接在一起,描绘出了人民向往的中国未来发展新境界,感动着、鼓舞着社会大众。由此可见
①意识与物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认识对实践有指导意义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④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哲学的角度看,调整结构体现的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②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构成事物的数量不变,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④价值规律的要求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中国十大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构图上注重近、中、远景的处理,留有大片空白,形成生动又不乏严谨的结构,使山水布局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简约明快。这告诉我们
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
B.实现创作主题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
C.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辩证否定是实现艺术创作的关键因素 |
D.恰当的把握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才能实现艺术整体化 |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连遭强震海啸自然灾害。“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②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④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波普尔的这句名言说明
A.认识永远都在无限接近真理 | B.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
C.认识引导着真理的不断发展 | D.真理性认识与谬误相伴而行 |
2011年5月份以来,湖南省长沙等9市州25县市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35次,增加降水约2亿吨,对缓解该省局部旱情起到明显作用。这表明
A.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 B.规律是不变的,可变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造规律 | D.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