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至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基本解决了现行法律规定中存在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如对计量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铁路法、烟草专卖法4部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罪”的规定予以删去并作出修改。这意味着“投机倒把”将成为历史名词,不再出现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中。上述材料说明
A.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法律条文是反复多变的 |
B.法律条文的完善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 |
C.法律条文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调整 |
D.法律条文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黎的这首《泥土》所蕴含的哲理是()
A.肯定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 |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
C.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对此,下列观点表述正确的有:()
①题中观点看到了人对社会历史演变的能动作用,但是夸大了人的历史主体性
②这个观点的实质是否认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生产力
③如果这个观点正确,那么就意味着人能够自由选择社会形式;所以这个观点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
④题中观点要求我们从实践的观点认识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一致的。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中央在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全国人民也积极开展向灾区送温暖、献爱心捐助活动。这不仅显示出中国政府强大的组织力量,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团结不屈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④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这说明
①人的成长受环境影响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④ |
有专家学者感叹中国传统文化处在“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的境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批判继承 | B.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C.文化创新也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D.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