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
A.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 | B.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细胞质分开方式 |
C.染色体的螺旋化和复制 | D.染色体的解螺旋化和染色体的分开 |
1958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培养一种什么植物的什么部位细胞,证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A.洋葱、鳞片叶肉细胞 | B.胡萝卜、韧皮部细胞 |
C.水稻、叶肉细胞 | D.小麦、茎的皮层细胞 |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1 |
A.该植物在29℃时生长的最快,在27℃和30℃时将不表现为生长现象
B.30℃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都是1 mg/h
C.该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四个温度中都是29℃
D.27℃、28℃和29℃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植株在a点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
B.乙植株在b-d段显示有机物积累量远超出有机物的消耗量 |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不同 |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叶片无气孔 |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假设其他条件均不变且都是植物生长的适宜条件)。在此过程中,能正确反应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的是:
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hB最高
B.A、B两试管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一样
C.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hC>hA>hB
D.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一种被还原后为白色的试剂,一段时间后试剂颜色可能变白的原因与种子呼吸过程产生[H]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