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回答下列代谢与调节的相关问题:
Ⅰ、下图表示在25℃时,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
(2)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当二氧化碳净吸收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3)当光照强度在达到Z点之前,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如B是C4植物,其完成光合作用的细胞依次是                     。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5)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      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6)若已知A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图中P、M的位置如何变化?                  
(7)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A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则应选择图中M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观察测量因变量的指标是                 
Ⅱ、(9分)给动物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最终导致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对此问题的解释有两种观点:
①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②通过促进                           对下丘脑进行的反馈调节。
这两种观点是否成立?为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一)材料用具:实验动物、可能用到的试剂、药品、手术器械、测量仪等。
(二)实验思路:
(1)将实验动物平均分为A、B两组;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并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动物的       器官切除,B组做切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对A、B两组动物注射                                        
(4)一段时间后,再测量A、B两组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
(三)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的观点):
(1)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减少(或增加),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则             
(2)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相等,则        
(3)若A组和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的量不相等,且B组减少得要多,则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
(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作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
(1)细胞核的 使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在时空上分开,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通过实现生物大分子的转运。
(2)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通常分泌到细胞膜外的蛋白质需要经过 加工和修饰后,以分泌小泡的形式排出。
(3)红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这种K+、Na+分布不均匀是由膜上的 所控制;红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糖支链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若去掉这些糖支链,就不会发生红细胞的凝集反应,说明细胞膜表面这些糖蛋白是 。
(4)人工生物膜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多项选择)

A.污水处理 B.食品保存 C.海水淡化处理 D.人造器官材料

下图表示“神经肽与细胞膜通透性关系”的实验过程和部分结果。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一的结果说明乙种动物胃细胞膜上具有与神经肽结合的 ,这种大分子物质是 ;从实验二的结果,可推测甲种动物卵母细胞的核中,没有控制该物质合成的 。
(2)在实验三的四种物质A、B、C、D和过程①、②、③、④中:
1)能发生半保留复制的物质是 ;碱基组成与功能相同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和 。(用图中字母回答)
2)有解旋发生的过程是 ;有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 ;会发生碱基序列—UAC—和—AUG—配对的过程是 。(用图中标号回答)
(3)实验四,若B注入到同样的甲种动物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加入神经肽会引起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吗?试说明理由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立体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2参与 的形成。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图中标号1所含物质,以其酸碱性而言属 性,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常用的属于这类染色剂的有 溶液。
(3)实验室有浓度为10%的5种溶液:①葡萄糖溶液、②氨基酸溶液、③淀粉溶液、④蛋白质溶液和⑤氯化钾溶液,其中能引起该细胞质壁分离的有 (用编号回答)。
(4)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
(5)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 ,该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 ,c是,d是 。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等。
(4)细胞器膜、 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