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背景: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政治上共遭冷遇,使两位挚友更为心心相印了。
诗中与“约后期”照应的诗句是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B.颔联使人想见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的情景。
C.尾联中“君”指的是梦得,“陶然”是舒畅快乐的意思。
D.尾联通过雄奇浪漫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有色有味的秋日共醉图。

两位老人“闲吟”、“闲征”,从“共君一醉一陶然”中,你能体味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①
【宋】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②,且休休③。一丘一壑也风流④。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①此词是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期间所作。②《晋书·殷浩传》载殷浩热衷富贵,罢官后终日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③《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淡于名利,隐居中条山,作《休休亭记》,“休休”即闲适之意。④《汉书·叙传》载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请赏析“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两句。
下阕连用三个典故,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多令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请简要分析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的丰富含义。
结尾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本诗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一番暮春景象?请简要分析。
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