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述最能体现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 A.“寸板不许下海,寸货不许入番。” |
| B.“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 C.“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其也。) |
| D.“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
明清时期国力强盛的主要表现有
①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加 ②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③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④国内生产总值的涨幅长期在世界占据领先地位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唐以来,这一政策有所松动 |
| B.在各个朝代建立之初起到了积极作用 |
| C.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
| D.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最终废除了这一政策 |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
| A.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 B.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
| C.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对比下面两幅图,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

| A.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 | B.“草市”盛行 |
|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 |
在某班的一堂历史课上,甲同学扮演了汉朝时期的商人,并对自己的经商经历作了简单的阐述:
①我是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来到长安城,我发现城中 “夜市”比较繁华
②而且市场管理松弛,交易不受任何控制
③但居民平时买东西只能去市,甚为不便
④为了生意方便,我把我在城南居民区的住房改装成了店面,专门卖西域特产
上述甲同学的阐述中正确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