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5为某区域景观及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2)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2)90年代以来,“珠三角”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导致“前店后厂”格局逐渐改变。

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请问这一保护沼泽地举措的意义何在?
①生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止开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单项选择)

A.气候异常 B.人类活动 C.雨量的变化 D.干旱环境

(3)近年来,A周边地区沙尘暴常有发生,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途经14个省区。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西气东输二线的重点市场是长三角和珠三角。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说出中哈输油管道建设过程中易造成的生态问题是
(2)简要说出该工程对东部地区发展带来的有利之处。
(3)下列不属于我国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措施是(  )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北煤南运 D.南水北调

某中学学习小组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为研究案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并且对田纳西河和我国黄河的某段水能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比较。搜集了以下区域图:黄河某段与田纳西河流域图以及图中文字信息。

该小组设计了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3)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田纳西河流域所处地区的农业带是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知,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