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孟德尔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该生物自交后代产生基因型为AaBb后代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要鉴定8号个体是否是1号的后代需要比较8与_____号个体_____染色体上的DNA序列。
(3)丙图所示可能为______过程,图中涉及的核苷酸有___种;该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__。
(4)丁图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中的每条染色体上DNA的相关变化。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刚毛性状由一对核基因(A、a)控制。在一个自然繁殖多代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于是,有人将该卷刚毛雄果蝇与野生型直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F1,然后,他采用假说—演绎法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自然状态下,野生型果蝇一般为纯合子)
(1)假设F1雌雄果蝇全为直刚毛,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
①若F2雌雄果蝇仍然全为直刚毛,则说明卷刚毛的出现属于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②若F2果蝇中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卷刚毛,这种遗传现象称为________。
③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这只卷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XaY。
(2)假设F1果蝇的刚毛有直刚毛和卷刚毛两种,让F1直刚毛果蝇与卷刚毛果蝇杂交得到F2
①根据F1果蝇的表现型,可以判定________刚毛为显性性状。
②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卷刚毛是由亲代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
③后来经过进一步的思考发现,上面第②小题的推导还不够严密,其原因是在F2出现了上述表现型及比例的情况下,卷刚毛还可能是由亲代生殖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
④另外,他认为这只卷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也可能是XaYA,那么若F2雌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此假说成立。

如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的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病和色盲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细胞产生的带有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二判断,Ⅱ-4患________病,Ⅱ-8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3)Ⅲ-12的基因型是________;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________。
(4)若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学家逐年对一片针阔混交林中的马尾松和山毛榉两个树种的存量进行统计,以马尾松和山毛榉存量的比值为纵坐标,以年份为横坐标,作出图一所示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两个树种处于竞争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__________。
(2)此针阔混交林中,a年时的优势种是________,e年时的优势种是________。
(3)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森林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靠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来实现的。从长远看,在森林生态系统趋向稳态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调节。
(4)此针阔混交林中,新迁入了一种野兔,图二为与这种野兔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请在图三中画出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B、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封闭生态系统——生态缸中,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有哪些?
(1)探究问题:在一个人工建造的封闭生态系统——生态缸中,哪些因素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提出假设:光能否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你所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
①将相同种类和数量的生物,放在两个同样的容器中培养。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即除了这一个生态因素不同外,其他生态因素都相同。
②连续进行实验一段时间,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该生态系统的情况。
(5)结果和讨论:
①本小组的实验结果是: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_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生态因素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也都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③如果该生态缸中没有消费者或分解者,该小型生态系统能保持稳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