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投资4万亿元重点加强对公路、民航、铁路、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这说明
| A.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
| B.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是保证经济平衡增长的唯一措施 |
| C.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实现社会稳定的物质保障 |
D.国家 通过扩大财政支出促使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发展 |
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等新式月饼。对月饼的多样化消费
|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的升级 |
|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
中共“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机制,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以此作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共提出的这种做法的主要原因是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
③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④消费制约和影响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对实现共同富裕起重要作用
④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是
|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
| C.劳动创造价值的体现 | D.供求对价值的影响 |
假定当M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M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20件,当M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M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30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M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其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M商品的需求量
| A.增加50件 | B.减少50件 | C.增加10件 | D.减少1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