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做题《经济学常识》】
材料一:李嘉图提出“资本的丧失可能立刻把一个经济增长中的国家变为停滞的国家。一个国家只有在它积累资本的时候才是前进的。”
材料二:李嘉图认为:财富往往是在地租稳定或下降的时候增加得最为迅速。
(1)在李嘉图看来,国家财富增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2)李嘉图认为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条件?
(18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决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中央要求,《决定》起草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吸收各方面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5月上旬,文件起草组组成8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市和部队开展调研。文件起草组在充分吸收和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纲和《决定》初稿。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多次审议,提出重要修改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决定》征求意见稿。这期间,胡锦涛同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材料二:全会深入研究我国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_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决定》起草要充分发扬民主的必然性。(9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决定》的合理性。(9分)
材料一:入世10年,中因国内生产总值从11万亿元增至近40万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开放部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中国已经与世界上23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9.8%。“入世”让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物美价廉的商品为国内外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
材料二:入世是中田的第二次改革开放。10年来,中国按规规则办事,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迅速而彻底地清理修订了相关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入世效应”从单纯的贸易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推动了各项改革,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中国“入世”10年来的实践体现的世贸组织宗旨是什么?(6分)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入世是中国的第二次改革开放”观点的正确性。(6分)
材料一: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其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中说:“看不见的手推动社会进步的效力比看得见的手治理衰退的效力更太”。但新自由主义政策在拉美的实施,却使拉美陷入严重的困境;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助长了金融自由化,是导致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材料二: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措施,以降低市场和债务风险。针对这些举措,有人提出“凯恩斯又将灿烂”,“新自由主义必将遇冷”。
(1)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中屡遭重创,这说明了什么?(6分)
(2)你对“凯恩斯又将灿烂”、“新自由主义必将遇冷”是怎样认识的?(6分)
“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是江苏省委确定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它是在全省范围公开征集的6300多条自投稿件中,经过专家层层遴选、分析论证,最后概括提炼出来的。江苏文化底蕴深厚,以“三创三先”为江苏精神,既富有江苏地域传统特色,又极具现代发展意识。
“三创三先”精神是对“三创”精神的继承、弘扬和发展,既反映了江苏“两个率先”的实践要求,又展现了全省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是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力量源泉。
(1)请分析材料蕴含的唯物论和认识论道理。(6分)
(2)从《文化生活》视角,阐释新时期江苏精神形成过程对文化创新的启示。(6分)
材料一:2011年江苏及部分省市最低工资情况比较
图表1:江苏省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情况图表2:部分省市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材料二:有市民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对江苏经济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理由是:江苏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江苏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
(1)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