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大白鼠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后测定培养基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1)在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D瓶与A、C瓶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瓶与A、C瓶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TSH为一种糖蛋白,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TSH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T4噬菌体 D.质粒DNA
(4)如果研究者想进一步研究在活体实验条件下,验证甲状腺激素含量对TSH分泌的影响,应如何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实验大白鼠、甲状腺激素、注射器及其它必需的材料和器具。
实验步骤:
第一步:挑选挑生长期、大小、性别一致的实验大白鼠各10只随机分成两组,编号A、B;
第二步: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照培养基培养和活体实验结果,请画出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三者与相关激素的关系图.
Ⅱ
下图1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2为某植物在夏季晴朗一天,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据图回答:
(1)图1中的物质甲是 ,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合成ATP最多的阶段进行的场所是 。
(2)图2中C点对应图l中O2的扩散途径有 (以字母表示)。影响F~G段光合速率主要环境因素是 。
(3)小麦处于灌浆期间若遇连阴天气,则图2中曲线B-G段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将 。
(13分)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
(2)③④⑤过程是技术,通过该过程可在体外获得大量目的基因,它是利用的原理。利用该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以便合成引物。若③④⑤过程连续进行4次,需要消耗引物个。
(3)过程⑧是,并使其在细胞内的过程称为转化。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处理D。使D处于一种生理状态。
(4)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最终形成的C应该含有基本元件。
(5)最后步骤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在此步骤可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可检测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
(12分)下图为三种质粒和一个含目的基因的片段的示意图。图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为蓝色显色基因,EcoR Ⅰ(0.7Kb)、PvuⅠ(0.8 Kb)等为限制酶及其切割的位点与复制原点的距离,1Kb=1000个碱基对长度。请据图回答:
(1)质粒A、C不能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的理由分别是、。
(2)如果是两两重组,可能有种长度的重组结果。
(3)基因工程中检测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现运用酶切质粒,完全酶切后进行电泳观察,若出现长度为1.1kb和kb,或者kb和kb的片段,则可以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Ⅰ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4)将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载体可以是(多选)。
A.质粒B.动物病毒C.噬菌体D.植物病毒
(5)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首先将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示1的菌落。再将灭菌绒布按到培养基上,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将绒布按到含的培养基上培养,得到如图2的结果(空圈表示与图1对照无菌落的位置),挑选目的菌的位置为。
(6)PvuⅠ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据甲、乙两图,回答问题:
(1)图乙中的(填字母)可构成生物群落,碳元素在其中是以传递的。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是(填字母)。
(3)湖泊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
(4)水蚤吃藻类,而河蚌吃小球藻和水蚤,河蚌属于第营养级;水蚤的粪便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这种情况下,细菌和真菌的能量直接源于第营养级。
(5)若河蚌从小球藻中获得的能量3/5,从水蚤中获得的能量为2/5,则河蚌增加10g体重,最少需要小球藻g。
(6)该地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图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单位:103kJ·m-2·a-1)。
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用于植食动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能量值是。
(11分)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乙为某植食性动物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草原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根据调查了f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的λ值变化曲线。
(1)图甲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甲图中代表生产者、次级消费者的字母依次是____、___。
(2)在该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假如某动物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该动物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该动物同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400kJ,则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能量_______。
(3)图甲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4)图乙中,在第t1年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植食性动物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6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8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植食性动物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_________只。
(5)丙图中d-e年,野兔种群数量_________(增加、下降或不变),种群呈“J”型增长时间段为__________。
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据此回答:
(1)①表示 __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m]
(2)②表示,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全能性。
(3)若想制作人工种子,应该选用(填编号)。
(4)若①是花药,则④是_________________,继续对其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二倍体正常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