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风俗习惯是一文化现象,它有着很深刻的背景和渊源,风俗习惯的演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有许多涉及到了社会风俗的改进和吸取。回答21—22题
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 ( )
①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②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吃烧烤
③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                   ④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日本的明治维新中把生活习惯的西方化作为了一个走向近代文明的象征和标志,因此大力提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包括 ( )

A.使日本形成了军国主义思想 B.促进了日本的近代化发展
C.配合了政治、经济的改革 D.使日本生活方式更加丰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创办实业的热潮,其原因有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③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减少
④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人办的企业略),从中我们获得的有关中国经济的正确信息是


第一时期l872一l894年
第二时期l895—1913年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资本所占比重
9.6%
4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资本所占比重
33.1%
13%


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B.官僚资本经济从此逐渐走向消亡
C.民族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D.一战期间民族资本获得迅速发展

“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千两)
田赋(%)
厘金(%)
关税(%)
1885
78276
38.6
17.9
18.8
1887
85787
36.4
19.6
24.3
1889
86187
35.5
17.4
25.7
1891
95394
33.4
17.1
25.1
1892
88816
35.2
17.2
26.0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