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西葫芦为雌雄同体异花的植物。其黄皮与绿皮为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为Y、y;下面是相关的遗传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这一对相对性状中____为显性。第一个实验过程为了保证杂交成功,应该对黄皮西葫芦进行的处理是____;实验二如何实现黄皮西葫芦自交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有一基因t也与西葫芦的皮色表现有关,当该基因突变为T时会出现白皮西葫芦,且与Y、y自由组合。现将纯合白皮西葫芦(YYTT)与纯合绿皮西葫芦(yytt)杂交得到F1,F1为____皮,F1自交得到F2。能否从F2中获得黄皮西葫芦?____,请完成该过程的遗传图解:
黄皮西葫芦占所有子代的比例为:____。
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是 (填序号),合成后通过 (填序号)运输到 (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
(3)细胞核中合成的mRNA大分子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 转运到细胞质中。
(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据此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哪种细胞最易受到损伤 (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为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做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请回答:
(1)该多肽共由________个氨基酸组成,参与该多肽形成的氨基酸的种类与数目为 。
(2)该多肽分子中的H原子数是________,O原子数是________。
(3)苯丙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是否也是老鼠的必需氨基酸呢?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究,请补充并完善他们的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20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正常幼年鼠、分装在不同试剂瓶中的20种氨基酸、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秤、天平等。
实验原理:必需氨基酸是动物体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当动物缺乏必需氨基酸,就会影响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增加缓慢。
实验方案:
①配食: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适宜的20种氨基酸,配制成食物A;另取 的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 以外的19种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与食物A中 ,配制成食物B。
②分组:将20只幼年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称量其体重。
③饲喂: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食物A;乙组每天饲喂等量的 。两组幼年鼠其他饲养条件相同。
④观测: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幼年鼠的 ,并计算其增加量。
结果及结论:(略)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渗透装置来探究关于渗透作用的问题。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①研究课题:探究渗透速率与 和 的关系。
②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的实验结果依次对应曲线:
(2)另一装置如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
①试在图3中画出H1、H2的高度。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填“B>C”、“B=C”或“B<C”)。
下图表示某细胞膜的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提取动物的细胞膜,选用的最佳材料是 ,提取利用的原理是 。
(2)图中物质A为 ,B是 ,D是 。
(3)a的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 。
(4)若图示为细胞膜是小肠上皮细胞膜,则从肠道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的方式此次为 (填字母)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结构只有通过 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此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 ,而无 、 和 。
(3)图中[6]是 ,其功能主要是对来自[] 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4)图中的[4]主要成分是 分子和________分子;[4]的功能越复杂,其上 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5)细胞中膜面积最大的结构是[ ] 。
(6)[7]是 的控制中心,染色体(染色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和 ,前者贮存着遗传信息。
(7)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的面积为S,则红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