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于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4组实验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实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合是
①♀甲×♂乙→只出现甲性状 ②♀甲×♂乙→只出现乙性状
③♀乙×♂甲→只出现甲性状 ④♀乙×♂甲→只出现乙性状
|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
|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 |
|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
|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
| 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
| 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 |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
|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
|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
|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
下表以L、M、N、P为代号,给以袋鼠、黑猩猩、马和人四种动物的α-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的百分率。
| L |
M |
N |
P |
|
| L |
100 |
90 |
82 |
97 |
| M |
90 |
100 |
82 |
90 |
| N |
82 |
82 |
100 |
82 |
| P |
97 |
90 |
82 |
100 |
请根据上表中数据,指出L、M、N和P与其代表的动物之间的关系
| 选择项 |
人 |
黑猩猩 |
马 |
袋鼠 |
| A |
L |
M |
N |
P |
| B |
P |
N |
M |
L |
| C |
L |
P |
M |
L |
| D |
M |
N |
L |
P |
曲线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