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
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 ![]() |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 |
D.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巨噬细胞,c为T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 |
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
C.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
D.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能产生乳酸 |
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
A.b(c—18)+18a和18(b—a) | B.b(c+18)+18a和18(a + b) |
C.b(c—18)—18a和18(a—b) | D.b(c+18)—18a和18(b—a) |
下图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健(—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最多含有20种甲 |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量比原来少了4 832 |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
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
D.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
下列实验中不需要细胞一直保持活性的是
A.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
C.伞藻相互嫁接实验 |
D.用健那绿染液观察生活状态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