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管号
I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亲本与杂合体交配,子代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的比例可能是()

A.0 B.25% C.50% D.100%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果醋和腐乳在发酵过程中都可以在常温25℃下进行
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
C.固定化酵母细胞成本低,操作比较容易
D.使用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下列关于实验分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在琼脂块上的扩散面积可以反映物质运输的效率
B.甲基绿的染色能让我们看清楚线粒体的分布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
D.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途径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在生物工程中需用到多种工具酶,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可用于DNA片段的拼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