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命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    )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大小鲈鱼高密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 )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下表列出了两种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和他们合成并释放的次级代谢产物。并把这两种微生物共同培养在一个培养基中,它们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

微生物名称
生长因子
次级代谢产物
红酶母
嘧啶
噻唑
毛雷
噻唑
嘧啶

A.竞争 B.寄生 C.互利共生 D.腐生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中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 B.都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C.都能够识别特异性抗原 D.都能产生抗体

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 )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B.血液中NaCl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C.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
D.血浆中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