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89年-1814年,法国的一部法律规定:取消等级划分,将法国人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凡年满25岁,有不动产、雇佣工,并缴纳等于三天工资价值的直接纳税者,叫做积极公民。又规定: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有权任命部长、驻外使节、高级军官,以及取得立法会议的同意进行宣战和媾和。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这部法律制定于

A.大资产阶级掌权时期 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C.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D.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国闻报》的发行到《国民报》的发行,主要反映了当时

A.报纸因文化专制而发行十分困难 B.民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
C.思想解放不断走向深入 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马克思指出: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流失,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了两个结果:旧税捐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新税捐。由此带来的主要历史影响是

A.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B.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C.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D.清政府被迫“师夷长技以自强”

近代中国翻译的外国著作

以上译著重点变化的主要相关历史背景是

A.中国人的宗教意识逐渐淡薄 B.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化
C.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D.清政府自救运动的开展

明代归有光说:“古者四民异业,至于后世士与农商常相混。”这种“士商相混”趋势在明清时期愈演愈甚。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出现为市民立言的“异端”思想家 B.明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促进了赋役征银措施的推行 D.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该法的特点是

A.以丁身为本,输庸代役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D.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