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孙中山被迫向袁世凯妥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事,有人认为是一种错误,其实,孙中山当时也别无选择.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你同意的是
①南京临时政府在外交和财政上陷入了极度困境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对革命派发动进攻  
③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声明他赞成共和      
④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受到列强的军事威胁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下列两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并推广
B.从耦犁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经相当完善并为后世沿用
C.铁犁牛耕是唐朝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D.耕犁不断完善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民的技术创新

黄仁宇在论及某封建王朝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

A.从汉到元郡县制逐步被废除 B.地方权力越来越大,中央集权逐步削弱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逐步消除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二然中国目今情势,舍变法不足以自强,……似宜先遴饬二三忠诚明练督抚,姑参仿西法,试行变革,于用人、理财、练兵三大端,责其所为,不以文例相绳,不为浮言所动,期以年限,专其责成,俟有成规,再迅饬各省循法推广。
──孔祥吉《晚清佚闻丛考》袁世凯呈递翁同龢的说帖
材料三 1898年1月24日总理衙门召见康有为问话。“问:‘宜如何变法?’答(康有为)曰:‘宜变法律,官制为先。’……于是陈法律、度支、学校、农商、工矿政、铁路、邮信、陆军之法,并言日本维新,仿效西法,法制甚备,与我相近,最易仿摹,近来编辑有《日本变政考》及《俄大彼得变政记》,可以采鉴焉。
──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861年改革是走“西方模式”道路,还是走“俄罗斯特殊性”的道路?其表现如何?
(2)概括材料二、三的变法方案。戊戌变法是按照哪个方案进行的?从中俄改革的方案角度,分析两国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

斯塔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五年计划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成就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尤其是因为当时种种经济困难正使西方陷于困境。”苏联的“独特实验”为“困境”中的西方()

A.提供借鉴 B.提供样板 C.提供模式 D.积累经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