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术家蒋勳(勋)在评价战国的工艺特点时说:“它在工艺上强调的不是体积的巨大和庄严,而是流动性的线纹。颇具侵略性的线条,如相斗的龙蛇,夭矫蜿蜒,组织成活泼而强烈的战国之美。”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形成战国工艺的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争不断、社会动荡 | B.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
C.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 D.书写工具的进步,促进线条的艺术表达效果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下列各项经济活动能体现这一经济思想的是
A.美国建立洛克菲勒石油公司 | B.荷兰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 |
C.英国新兴城市建立大量工厂 | D.西班牙三角贸易的开展 |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导致图一到图二贸易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图一黑奴贸易路线图图二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A.经济发展水平 | B.物质利益驱动 |
C.政治文明程度 | D.交通工具革新 |
西汉初年规定“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废除 | B.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地位平等 |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 D.科举考试对工商业者开放 |
“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右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材料反映了
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世界贸易网络 |
B.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 |
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
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 B.均田制 |
C.地主土地私有制 | D.农民土地私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