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召开,119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但会议期间,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矛盾,其中夹杂了责备、争吵、抗议甚至哭泣。在经历了曲折后,最终,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材料能表明的是
①会议的规模及各方对会议的关注,足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
②会议期间,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矛盾,其中夹杂了责备、争吵、抗议甚至哭泣正是世界政治生活走向多极化的表现
③《哥本哈根协议》对世界各个国家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④中国政府的有关承诺表明中国尽职尽责维护自身和世界各国利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身高明显增加,铁道部将原来1.1~1.4米的儿童票的规定,修改为“随同成年人旅行身高1.2~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加快票和空调票(简称儿童票)”。儿童票购票身高标准上调10厘米,这体现()
A.客观规律和主观判断的统一 | B.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的统一 |
C.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统一 | 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
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被赋予了情感和生命,“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
A.人可以离开客观存在进行艺术创造 |
B.意识的能动性促使客观去适应主观 |
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把现实的东西变成意识 |
D.艺术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
B.人们有意识地创造自然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界的规律 |
C.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而存在 |
D.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被称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是()
①实事求是②群众路线③执政为民④艰苦奋斗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④ |
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
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
D.坚持群众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