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图表示谷氨酸脱羧酶催化谷氨酸分解的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氨基丁酸和1molCO2)。下列有关描述不合理的是[]
A.曲线1表示的是谷氨酸的浓度变化 |
B.曲线2表明,在该条件下谷氨酸在大约20分钟时完全分解 |
C.如果曲线2、3、4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曲线,则2代表的温度高于3和4代表的温度 |
D.如果曲线2、3、4代表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则2代表的酶浓度高于3和4 |
关于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 |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 |
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
在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值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量 | 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 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 | D.因变量和自变量 |
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是逐渐[]
A.减少 | B.增大 | C.不变 | D.等于零 |
若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
B.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 |
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水分不能进出细胞 |
D.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液浓度乙>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