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植物光敏素的叙述,哪个正确( )
A.黑暗中萌发的白化幼苗能合成Pfr型 |
B.以两种不同的型式存在,可由一型式完全转变成另一型式 |
C.在蓝光中不具任何活性 |
D.是色素分子与蛋白质的组合,主要吸收红光与远红光区域的波长 |
E. 被光活化后的光敏素,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在某使用除草剂的试验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除草剂的杂草X,将它与敏感性杂草X杂交,结果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 |
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 |
耐药型A♀×敏感型B♂ |
100 |
0 |
敏感型C♀×耐药型B♂ |
47 |
53 |
A.耐药型基因可以突变为敏感性基因 |
B.除草剂对杂草X进行了定向选择 |
C.杂草产生了不定向变异 |
D.A和B杂交子代群体耐药基因频率占100% |
某校共有学生人数1600人,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6.8%,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则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
A.120 | B.119 |
C.64 | D.56 |
在2000年调查人类的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时,发现大约每万人中有1个患病,关于此事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万人中约有100人的基因型为Aa |
B.a的基因频率是万分之一 |
C.分析A或a的基因频率,应以个体为研究单位 |
D.已知基因型为aa的人一般不能活过15岁,则人群中a基因频率会逐步下降 |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枯萎病的金茶花与原金茶花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 |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C.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
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
①1866年门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③模拟推理 |
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模拟推理③模拟推理 |
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模拟推理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模拟推理②假说一演绎法③模拟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