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
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l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如图D55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 )
图D55
| 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
| B.RNA聚合酶可来源于进行⑤过程的生物 |
|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 |
|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
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上有x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m个。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28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过程至少需要64(x-m)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模板和酶等 |
| C.只含31P与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63∶1 |
| D.若该DNA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则其长度一定改变 |
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的物质的局部结构图,请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图D54
| A.图甲代表的过程如果与⑤形成有关,那么A所代表的物质是通过图乙过程合成的 |
| B.图乙和图丙中的①②③含义不同,但图乙和图丁中的④所表示的含义相同 |
| C.图丙虚线表示的是氢键,一定会出现在图乙①③所代表的物质的合成过程中 |
| D.如果用35S标记A所对应的单体,那么35S可出现在图乙、图丁中④所对应的结构中 |
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D53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D53
| A.白化病患者细胞内可能含有酶B |
| B.控制酶D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黑尿病 |
| C.白化病和黑尿病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
| 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控制 |
已知一基因片段如图D52所示,以乙链为模板转录某传染病致病因子,现开发一小核酸分子药物,能成功通过阻止该因子在人体内的表达过程而大大缓解病情。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D52
A.这种药物成分最可能具备的结构简图是![]() |
| B.小核酸分子可使翻译过程受阻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
| C.该基因可以来自于病毒 |
| D.开发的小核酸分子药物是一种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