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地区从M地至N地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3-24题
若M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附近河流进入枯水期 |
| B.②地区的地下水位明显上升 |
| C.M附近地区气候温和多雨 |
| D.N地此时多热浪和台风灾害 |
图中①②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 | B.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 C.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 | D.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
读长江谷地某时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一天中,a、b两点相距最近的时段是
| A.日出前后 | B.正午前后 |
| C.日落前后 | D.子夜前后 |
当a、b两点相距最近时,长江江面气流运动状况为
| A.沿山坡爬升 | B.垂直上升 |
| C.处于静止状态 | D.北坡爬升,南坡下沉 |
为减小冻害危害,柑橘最宜种植在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读亚、欧、非局部地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开发规划空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②、③的能源类型是
| A.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
| B.风能、地热能、太阳能 |
| C.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
| D.地热能、太阳能、风能 |
影响欧、非两洲新能源输送线路分布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 B.市场 |
| C.资源 | D.技术 |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是
| A.多火山地震 |
| B.橄榄林广布 |
| C.高原山地为主 |
| D.西风影响明显 |
影响岛链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流向 | B.板块运动 |
| C.径流分布 | D.火山喷发 |
夏季风进退早晚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表示110°E—120°E区域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范围内,夏季风最北可达
| A.东北北部 |
| B.华北地区 |
| C.江淮地区 |
| D.华南北部 |
下列年份,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是
| A.1955年 | B.1965年 |
| C.1975年 | D.1995年 |
下图为“我国天然气2000~2011年生产重心与消费重心的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天然气消费重心由向西北开始转向东南的年份是
| A.2001年 | B.2004年 |
| C.2007年 | D.2009年 |
天然气供需重心变化,反映
| A.我国经济重心北移 | B.东西部经济差距缩小 |
| C.北方天然气消费量下降 | D.天然气国内运距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