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红—美蓝培养基常用来鉴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 )
A.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中形成特定的菌落 | B.大肠杆菌能使培养基改变颜色 |
C.大肠杆菌菌的代谢产物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 | |
D.大肠杆菌能在该培养基中很好生活,其余微生物不![]() |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剪取2~3mm洋葱根尖制作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则甲、乙、丙对应右图所示区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未着色、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 |
B.细胞分散、染色体着色、细胞呈长方形且有根毛 |
C.细胞重叠、染色体未着色、细胞呈长方形且有根毛 |
D.细胞分散、染色体着色、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 |
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
关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 |
B.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 |
C.红细胞中能贮存大量氧气分子,故氧气分子进入红细胞为主动运输 |
D.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水解成氨基酸 |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
B.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 |
C.细胞分化既能使细胞数量增加,也能使细胞种类增加 |
D.分化后的细胞,其核遗传物质不变,RNA和蛋白质发生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