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师通过对一对正常夫妻(Ⅲ) (妻子已经怀孕)的检查和询问,判断出丈夫家族中有人患有甲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A,隐生基因为a),他的祖父和祖母是近亲结婚;妻子家族中患有乙种遗传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她有一个年龄相差不多患21三体综合征的舅舅;夫妻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医师将两个家族的系谱图绘制出来(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染色体上,是__性遗传病。
(2) 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染色体上,是__性遗传病。
(3) 医师通过咨询得知,该夫妇各自家族中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均无对家庭遗传病的患者,由此可以判断夫妻双方______(填“不带有”或“带有”)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4) 丈夫的基因型是________,妻子的基因型是______。
(5) 该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女孩患病的概率是__。
(6) 21三体综合征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_____的卵细胞或______的精子与正常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而来。
下表是豌豆5种杂交的实验统计数据.据下表回答:
⑴上述两种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⑵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
甲组合为; 乙组合为;
丙组合为;丁组合为。
下图是一个家族中常染色体上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请分析回答:
⑴. 7号基因型是,8号基因型是。
⑵.3号和6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
⑶.8号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
⑷.要保证9号所生的孩子不患此种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是。
(每空1分,共10分)图1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4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据图回答。( [ ]内填图中标号,上填适当内容的文字。)
(1)图1中的结构1-15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和[ ];结构15与[ ]的形成有关。
(2)图2、3、4所示在结构上的主要共同点是。
(3)已知进行有性生殖的某生物同时具有图2、3、4所示三种结构,这三种结构中的DNA能从父本传递给子代的是。
(4)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甲图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乙图中,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
(每空2分,共16分)据图回答下列题目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
(1)只依据B曲线(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原因是
(3)若大麦吸收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相同、不相同)。
(每空2分,共18分)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利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3)在钠盐浓度为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种植物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为。
(4)将钠盐浓度为0.1%的全营养液中的甲植物幼苗,移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发成熟区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
(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予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长势将B组。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6)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高产、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完善下列实验流程并回答问题:
A是酶。B是。C是具有性状的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