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
(1) 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实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实验与前一个杂交实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
(2) 现有多株白色糯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再进行自交。另一些白色糯玉米植株,花粉不经射线处理,进行自交。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子粒,后者全部结白色糯子粒。由此可推测,黄色子粒的出现是基因发生____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发____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3) 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____,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子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填“一致”或“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______(填“一致”或“不一致”)。
(4)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与作为______的质粒组装成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______和连接酶。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磺酸乙酯( EMS )能使鸟嘌呤( G )的 N 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 C )配对而与胸腺嘧啶( T )配对,从而使 DNA 序列中 GC 对转换成 AT 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 EMS 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突变。
(2)用 EMS 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3) EMS 诱导水稻细胞的 DNA 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不变。
(4)经 EMS 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 PCR 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

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
(2)实验步骤:
1)选择工业污染区 A 地区 B ;
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3)
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表1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
项 目
浅色蛾
黑色蛾
工业污
染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
(5)分析与评论:
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 F 1 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 :1。请利用 F 1 的饿,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①试验步骤:
②结果与分析: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有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部分。
(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
1)甲病属于遗传病。
2)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遗传病。
3)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4)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孩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3)研究表明,人的 ABO 血型不仅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 IAIBi 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 Hh 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 H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 H 物质,而 hh 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 H 的物质。 H 物质在 IA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 A H 物质在 IB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 B ;而 ii 的人不能转变 H 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

1)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应具有基因和基因。
2)某家系的系谱图和如图4所示。Ⅱ-2的基因型为 hhIBi ,那么Ⅲ-2的基因型是
3)一对基因型为 HhIAi 的夫妇,生血型为 O 型血的孩子的几率是

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原因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 SP1 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培养基和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 SP1 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 SP1 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5)将 SP1 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 SP1 菌在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

回答下列有关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
(1)图1中分子 Z 的名称是
(2) Z 物质的形成过程是:光能活化位于上的分子,释放出,并经最终传递最终生成 Z .

(3)在暗反应中, C O 2 必须与 RuBP (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 C O 2 被固定的第一步, RuBP 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但 O 2 也可与 RuBP 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氧化碳,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2为不同 O 2 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2,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与21%的 O 2 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相对分子质量: C O 2 -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
2)图2说明不同叶表面温度、不同氧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