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措施中属于基因工程的是
A.克隆牛 | B.固N小麦的培育 |
C.诱变高产小麦 | D.利用酵母菌发面团 |
科学家艾弗里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蛋白质、多糖、脂质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实验结果证明了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为使实验结论更加严密,他设计了一个对照实验:在S型细菌提取出的DNA中加入某种酶处理后,再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的酶和实验结果分别是()
A.DNA限制性内切酶转化B.DNA连接酶转化
C.转录酶不转化D.DNA酶不转化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试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
下列有关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夫妇,生育了一个“新生儿无脑”患者,则下一个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1/4 |
B.“猫叫综合症”是常染色体数目缺失一条所致 |
C.“先天愚型”患者是体内第21号常染色体缺失一条所致 |
D.性腺发育不良是由于患者体内缺少一条X染色体所致 |
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的组成 |
实验预期结果 |
|
预期结果序号 |
子代表现型 |
|
甲的DNA+乙的蛋白质 |
1 |
与甲种一致 |
2 |
与乙种一致 |
|
乙的DNA+甲的蛋白质 |
3 |
与甲种一致 |
4 |
与乙种一致 |
A.1、3 | B.1、4 | C.2、3 | D.2、4 |
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再将第一代(Ⅰ)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Ⅲ),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DNA的结果。则Ⅱ和Ⅲ代大肠杆菌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