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b、c是活塞。
(1)装药品前,按图装置连接后,如何检验气密性?
(2)按
图装药品后,如果开启 a 和 c ,关闭b ,则Ⅱ中的现象是
;若要使Ⅱ里的气体始终保持无色,应该怎样操作?
写出Ⅰ及Ⅱ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如果将Ⅰ管中的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开启 a 和 c ,关闭 b ,过一会观察,可以看到Ⅱ里没入水中的导管有气泡冒出,导管内气体呈红棕色,液面上方气体为无色,试用文字及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
(4)在实验(2)中,如果装置Ⅰ、Ⅱ里液面上空间的总体积为V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全部氧气通过反应转化为硝酸;实验开始时加入的铜为mg,实验完毕后剩余铜ng,Ⅱ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也为Vml(不考虑装置外空气的可能进入)。则Ⅱ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为了除去杂质在实验室中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1)过滤;(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3)加入适量的盐酸;(4)加过量Na2CO3溶液;(5)加过量的BaCl2溶液。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A.(5)(4)(2)(1)(3) | B.(1)(2)(3)(4)(5) |
C.(5)(4)(3)(2)(1) | D.(1)(5)(4)(2)(3) |
(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
(3)如何运用最简的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粗盐经过溶解等步骤后,在过滤前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经过操作(4)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6)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18 mol / L的硫酸溶液配制500 mL 1 mol / L的硫酸溶液,有下列操作步骤:
(1)将溶解后的硫酸溶液立即沿玻璃棒转入容量瓶中;
(2)将量得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加水溶解,然后用蒸馏水洗涤量筒2~3次倒入烧杯中;
(3)盖上瓶塞,轻轻摇匀即配制完毕。
(4)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全部转入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5)用量筒量取27.78 mL的浓硫酸。
先将以上步骤按实际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指出操作中所有的错误和不妥之处。
电制法制碱的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中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O42―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某校实验小组精制粗盐水的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所用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Ⅱ步中,加入过量试剂甲后,生成了两种大量的沉淀,则试剂甲为________溶液。
(3)在第Ⅴ步中,加入试剂丁直到溶液无明显变化时,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1.84mol·L-1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1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__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3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F.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酸性KMnO4溶液可以吸收SO2,试用图4-6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_,可确证的产物是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