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
B.抗体、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
C.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外 |
D.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
右图为人体某过程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AB段感受刺激的是温觉感受器,此时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B.若某健康人A点前从未接触过某病菌,该图A、C两点表示该病菌先后两次侵入此人体后引起的抗体浓度的变化,则AB、CD段产生抗体的浆细胞都来自两种细胞的分化
C.若该图表示正常人一天内体温变化,则说明人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波动
D.若该图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AB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肝脏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均属于基因重组 |
B.伴性遗传的性状分离比例不固定,故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C.生物体内每种氨基酸均对应多种密码子 |
D.通过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 |
右图为人体神经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 |
B.图中②所指的结构是突触,共有5个,它们来自同一个神经细胞 |
C.神经细胞含有DNA的细胞器只有③ |
D.图中④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在高光强、高温和高氧分压的条件下,高粱由于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其利用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其转入水稻体内,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此过程中会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等工具 |
B.此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子,缩短育种周期 |
C.Ppc基因导人受精卵是此技术的关键,否则不能达到该基因在各组织细胞都表达的目的 |
D.此项技术是否成功必须测定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同化二氧化碳的速率 |
泡菜(如四川泡菜)在淹制时,抑制有害菌繁殖是关键。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利于抑制有害菌繁殖的是()
A.接入含有菌种的“老汤” | B.适量加入盐、酒和调料油 |
C.利用无氧环境抑制有害菌 | D.利用发酵产物抑制有害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