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用30%的蔗糖溶液来处理生物细胞,在操作步骤都正确的情况下,细胞没有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可能是  (  )
①实验材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实验材料是动物细胞 
③实验材料是死细胞                 ④实验材料是去除了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单倍体诱导与利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寒冷冬季,同学们从温暖的教室走到室外,这时会出现的变化是

A.毛细血管舒张 B.温觉感受器兴奋
C.人的体温明显下降 D.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下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示意图。下列有关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传到①时,引起①处Na+通道打开,Na+涌出
B.兴奋传到①时,乙酰胆碱以主动转运方式分泌
C.②属于组织液,其中的O2含量不影响兴奋的传递
D.②处的乙酰胆碱与③处的相应受体结合,可引起肌细胞膜产生电位变化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

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为效应器,E为感受器
B.痛觉在图中的方框乙处形成
C.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B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分析下图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NaHCO3与乙中产生的乳酸反应,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
B.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至少需穿过3个磷脂双分子层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D.肝细胞、甲、乙三部位O2浓度的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