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 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
A是_____,B是_____,C是_____。
(2)在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 _____。
(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农科院培育出新品种香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其花的颜色有红、白两种,茎的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控制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若花色由A、a这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该植物种群中自然条件下红色植株均为杂合体,则红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2)若花色由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下图。

①花色的两对基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②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 ,红色植株占
(3)假设茎的性状由C、c、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有d基因纯合时植株表现为细茎,只含有D一种显性基因时植株表现为中粗茎,其他表现为粗茎。那么基因型为CcDd的植株自然状态下繁殖,理论上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下图为某家族中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由A和a控制,乙病由B和b控制,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2)Ⅱ-5的基因型为___ _,Ⅲ-7的基因型为
(3)Ⅱ-2和Ⅱ-3婚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4)若人群中甲病发病率为1/100,且Ⅲ-1为该人群中一员,则Ⅲ-1和Ⅲ-2的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 ___。

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A~C为物质,①~⑤为过程。

(1)①~⑤过程中,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_____(填序号)。
(2)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进行①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___。
(3)在化学成分上物质B与物质A的主要区别是物质B含有_________。
(4)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碱基对 造成基因突变导致的。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 控制生物体性状。

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μU/mL,人体血浆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 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与Ⅰ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对比结果见下图,分析回答:

(1)胰岛素由合成分泌,随_______运送到全身各处。胰岛素能够降血糖是因为其能。
(2)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若同时检测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含量,血糖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________,胰高血糖素变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________ (填“之前”、“之后”或“同时”)。
(3)图示数据说明,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岛素量较非糖尿病肥胖者________,且高峰______(“提前”或“延迟”)出现。
(4)非糖尿病肥胖者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变得肥大,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降低”或“基本不变”),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____________,形成胰岛素抵抗,易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肥胖者尽早减轻体重,会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5)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减少)摄食行为。
①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来识别瘦素。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_______________。
B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排除手术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_______________的对照实验。

以下是对相关生态系统的研究。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Ⅰ.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
(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法。
(2)该湿地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Ⅱ.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3)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信息素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雄虫,可破坏其种群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检测,结果如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5)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木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作答)。
Ⅲ.某红树林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关系如图所示。

(6)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生物成分F表示________。
(7)请写出图中涉及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