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下列相关说法中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是
A.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一段时间后向光弯曲生长 |
B.农业生产中,生长素类似物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
C.将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 |
D.植物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B.神经细胞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 |
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够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一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的转变
D.刺激C处, 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调查结果显示,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是1/10000和1/1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遗传方式时,最好选择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B.甲、乙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依次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Ⅲ-3的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1和I-2,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来源于I-4
D.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1/60000和1/200
将某植物的胚芽鞘(图一)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制成临时装片(图二),据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
B.由于b侧细胞较长,所以单侧光来自b侧 |
C.如果图一植物横放,t侧位于远地侧 |
D.图一和图二可以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