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当会议陷于僵局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提出六点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使会议终于解决了
A.朝鲜半岛战争问题 | 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
C.古巴导弹危机问题 | D.亚非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分歧 |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 B.来自波斯的20岁商人 |
C.30岁雅典贵妇 | D.40岁雅典男性公民 |
陶片放逐法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
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 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
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 “龙生龙,凤生凤” D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