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和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相吻合的思想是 ( )
| A.儒、道、法、墨 | B.道、儒、法、墨 |
| C.儒、法、道、墨 | D.道、法、儒、墨 |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针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在研究学问上的不足,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家提出了( )
| A.工商皆本 | B.格物致知 |
| C.经世致用 | D.发明本心 |
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 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 D.从人的本性出发 |
观察图,该著作的最精彩之处在于( ) 
| A.将儒、佛、道三教合流 |
| B.将心学发展到顶峰 |
| C.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
| D.提出工商皆本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