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甲型H1N1流感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这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B.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那么,其体内抗体始终不可能超过20 mIU/ml
C.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身可发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注射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刺激人体只产生体液免疫而不产生细胞免疫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旱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
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③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⑤正在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⑥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

下列不属于下丘脑功能的是( )

A.具有体温调节中枢,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B.能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等多种激素
C.能传导兴奋,并能控制生物节律
D.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的变化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②④⑤
C.若②为胰岛A细胞,饭后三小时⑤处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⑤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