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一种细胞染色技术,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自然杀伤细胞与其他细胞间形成的细丝状“膜纳米管”。通常,如果发现被感染而发生病变的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就会附着其上,传递毒素并将目标细胞杀死。但有时候目标细胞在接触之后会试图逃跑,观测显示,这时候自然杀伤细胞就会利用“膜纳米管”将目标细胞拉回,或是直接远程将其杀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如果能进一步探明这种“膜纳米管”工作的原理,将有助于研发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药物。 |
B.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病菌具有识别能力 |
C.自然杀伤细胞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组成 |
D.自然杀伤细胞可能属于浆细胞中的一种 |
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 |
B.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I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
D.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 |
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学者做出卓越贡献,正确的是
A.沃森运用类比推理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
B.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 |
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最早证实DNA是遗传物质 |
D.赫尔希等人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
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
如图所示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属于BC范围内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