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
B.工业制硫酸,需要在接触室的两层催化剂之间装上一个热交换器 |
C.在氯碱工业,电解槽被离子交换膜隔成阴极室和阳极室,避免阳极产生的气体与烧碱反应 |
D.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Cu2+浓度降低至原来一半时,停止通电,若加入适量![]() |
2008年4月2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文物界专家认为,“南海一号”价值不亚于兵马俑。从宋代商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的金、银、铜、铁、瓷类文物共4 000余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出水的大量瓷器为传统的硅酸盐产品 |
B.除去瓷类器件表面污垢可以选用热烧碱溶液 |
C.随船沉浸在海水中的铜、银等古钱币和铁制品,以铁制品被腐蚀的最厉害 |
D.金、银、铜、铁都能溶于硝酸 |
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硅常用以下反应实现:
①Si(s)+3HCl(g)SiHCl3(g)+H2(g);ΔH="-381" kJ·mol-1
②SiHCl3+H2Si+3HCl对上述两个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 B.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
C.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 D.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向某NaOH溶液中通人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人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人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人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且(2)、(3)、(4)图中分别有OA<AB,OA=AB,OA>AB,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一定正确的是(不计CO2的溶解)
A.(1)图显示M中只有一种溶质且为Na2CO3 |
B.(3)图显示M中有两种溶质且为Na2CO3、NaOH |
C.(2)图显示M中有两种溶质且为Na2CO3、NaHCO3 |
D.(4)图显示M中c(NaHCO3)=c(Na2CO3) |
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A.2HgO![]() |
B.3MnO2+4Al![]() |
C.2MgO![]() |
D.4CO+Fe3O4![]() |
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又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含有Fe2+ | B.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 | D.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