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 |
现象或操作 |
解释 |
| A |
将氯化铁固体溶入加有盐酸的水中配制氯化铁溶液 |
抑制Fe3+的水解 |
| B |
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
该溶液中存在CO32- |
| C |
溴水中加入甲苯,充分振荡后静置,溴水层褪色 |
甲苯与溴水发生了取代反应 |
| D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氧化铝熔点高,兜住熔融的铝 |
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不相等 |
| B.反应①中还原剂是氢氧化亚铁 |
| C.反应①属于析氢腐蚀 |
|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O2和 O2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似 |
| B.C(石墨,s)=C(金刚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 D.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 |
键能为破坏1mol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已知H—H的键能为436kJ/mol,H—Cl的键能为432kJ/mol,氢气与氯气反应时放出热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分子比H原子更稳定 |
| B.可求出Cl—Cl 的键能为428 kJ/mol |
| C.1mol氢气与1mol氯气所含的总能量比2mol HCl所含的总能量高 |
| D.理论上利用此反应制取盐酸的同时,可依据原电池原理获取电能 |
一定温度下,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A(s)+ B(g)
C(g),可以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不再改变 |
| B.反应体系的总压强不再改变 |
| C.B和C两种物质的体积分数相等 |
|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
下列物质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H2S | B.CO2 | C.NaOH | D.Na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