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在逐步成熟,住宅消费的发展将带动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及装饰装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汽车使用数量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工业的增长,汽车服务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材料二 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能、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每增加1℅,可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
(1)  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      结合材料一说明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存在决定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4月23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
材料三: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党必须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在新的形势下,你认为如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10年1月1日建成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是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炙手可热的话题,人们对它将带来的贸易与投资前景,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多可能性充满了兴趣。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指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两大趋势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结束而放慢,只有搭上这两大快车的经济体才能从中收益。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金融通以及劳务合作等领域,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问: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材料一:国务院2009年12月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绿色、生态、品牌农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形成了一大批优质农业基地和品牌产品。
材料二:国务院指出,要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
(1)材料一是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常识角度,为推动黄河三角洲科学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分析论述题
2009年11月2日,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美丽的“百湖之市”武汉隆重召开,国内外关心和致力于湖泊保护与管理的领导、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主题,深入研究探讨湖泊资源合理利用、湖泊流域综合管理、湖泊生态保护、湖泊污染控制等重大问题,交流和分享湖泊管理与保护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推动湖泊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湖泊是人类地球家园的“璀璨明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然宝库”。自古以来,湖泊就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径流调蓄、农业灌溉、航运交通、城乡供水、水产养殖以及维系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静谧的湖泊与奔腾的江河一道,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合理开发利用湖泊资源,加强湖泊管理和保护,维护湖泊生态健康和良性循环,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根据这一背景材料,武汉市某校高三(6)班的同学决定就“水资源保护”问题进行探究,现邀请你加入,回答下列问题:
(1)就“如何保护水资源”这一主题,请你从哲学角度确定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选题的哲学依据。
(2)请你从经济常识的角度提出治理水污染的办法。
(3)请你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在保护水资源中应该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能。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据史料记载,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王安石时,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于是他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黄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知道后心里很不满意,为了用事实教训一下苏东坡,他就把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九月重阳这一天,苏东坡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
(1)从归纳推理的角度,说明苏东坡的续诗为什么会犯逻辑错误 (4分)
(2)这个事例对我们进行不完全归纳推理有什么启示?(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